首页 > 最新动态 > 融全球康养智慧,创中国适老标准 | 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康养设施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最新动态
融全球康养智慧,创中国适老标准 | 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康养设施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2025-10-132

10月11日,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康养设施专业委员会暨智慧养老与机器人国际技术大会于深圳隆重举行。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国际电工委员会(IEC)SYCAAL主席马德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青岛分中心主任张少君、国际标准化组织语言与术语技术委员会主席方称宇,以及来自日本、韩国、德国、丹麦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此次盛会,共同见证中国智慧康养迈向“标准引领、规范发展”的新起点。

时值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智慧康养设施专委会的成立,正是对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增强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响应与生动实践。


01·从规模扩张到标准缺失,万亿级银发蓝海背后的困境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15亿。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龄化进程尤为迅速,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1亿,占总人口约22%。这一深刻的人口结构变化,既带来严峻挑战,更孕育着巨大发展机遇。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2025年将突破10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0万亿元,这个万亿级蓝海市场正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智慧康养,作为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康养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福祉的关键路径,其相关设施、产品与服务的规范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全球康养产业发达地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已成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日本通过建立涵盖设施、服务、产品的“长寿社会康养标准体系”,在居家智慧康养领域构建了完整的标准化生态;德国凭借“RAL老年生活质量标准”和精准化的适老产品认证制度,为康养用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建立了权威基准;北欧各国则通过整合医疗、家居与社区服务的“全链条康养标准”,实现了康养服务的系统化与规范化。这些标准化实践表明,构建完善的适老标准体系不仅是保障产品服务质量的基石,更是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健康市场环境的核心驱动力。

反观国内,尽管市场需求持续升温,标准与规范的缺失却成为制约行业提质升级的关键瓶颈。市场上打着“适老”旗号的产品虽琳琅满目,但真正通过专业认证、获得老百姓认可的却寥寥无几。调研显示,目前市面标称“适老”的产品中,仅约15%通过专业机构检测认证。这种标准缺失导致的乱象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在安全性、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其次,市场认知混乱,消费者在选购时难以辨别真伪;最后,企业创新方向不明,研发投入缺乏有效引导。这些问题不仅使得产品与老年用户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更从长远上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02·从生态协作到接轨国际,构建中国康养“标准导航图”


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份1号文件不仅明确了银发经济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地位,更推动了该领域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迈进。在此背景下,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康养设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响应政策号召、回应时代需求的关键举措。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IEC SYCAAL主席马德军为专委会揭牌

专委会成员上台领取证书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内首家接轨国际的全国性智慧康养行业组织,委员会汇聚了行业权威机构、知名企业及专家人才,旨在为发展中的康养产业提供一套“清晰、完整、可遵循的标准化导航图”。

她强调,康养产业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中国标准绝不能闭门造车,既要应对国内市场“项目单一、服务同质化”的现实挑战,也要把握国际经验本土化的发展机遇。未来,专委会将遵循“有标贯标、无标制标、优标采标”的核心路径,建立并颁发“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二元标准体系,为市场树立清晰规范,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随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SYCAAL主席马德军指出,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绝非单打独斗能够实现,而是一项需要“政产学研用”各方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他表示,期待以此次大会为起点,以标准为纽带,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推动我国智慧康养行业迈向规范、协同、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03·从场景实践到行业引领,以企业担当破题老龄化挑战


在智慧康养这片新兴领域,标准化建设不仅需要政策引导和学术支持,更离不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引领性企业的深度参与。

会上,海尔智家副总裁、康养产业总经理周兆林作为企业代表,在发言中直指行业发展的核心挑战,并分享了海尔的创新实践路径。他坦言:"过去,康养行业因标准缺失,导致企业各说各话,甚至产品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此次能够加入专委会,意味着我们将告别过去标准不一、各自探索的阶段,真正融入到'书同文、车同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中。”

据悉,海尔康养作为海尔集团面向未来的前瞻布局,是海尔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而进行的战略布局。自2022年成立以来,海尔康养始终秉持“让天下父母有尊严地享受生活”的使命,聚焦活力、介助、介护、康复人群需求,布局健康、卫浴、睡眠、出行、康复五大核心场景,为用户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1+5+N”居家智慧康养全场景解决方案。

"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在居家场景适老化改造和智慧产品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深切体会到标准缺失对行业发展的制约。"周兆林表示,"作为企业代表,我们将在专委会的指引下,积极践行统一标准,加快适老化产品和场景的研发,最大限度服务到老人,更希望与在座的各位同仁携手,引入、学习国际先进的理念与实践样本,共同提高、相互赋能。在座的各位都是康养辅具领域的重要一员,让我们以统一标准为基础,实现产品互联互通,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下午的智慧养老与机器人国际技术大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日本东洋大学教授Dr.Yamada、韩国延世大学教授Dr.Taehwa Han、丹麦Pressailit CEO Kim分享了国际前沿养老趋势,新锐康养机器人企业如身机器人CEO师云雷博士和国内专家则围绕康养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能康护辅助机器人等产品的适老化应用场景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这场国际对话恰与中国标准化协会智慧康养设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形成呼应,共同指向一个明确的行业共识:标准化建设与国际视野、技术创新必须相辅相成。

标准化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支撑。此次专委会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智慧康养产业告别“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更开启了“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我们坚信,在专委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智慧康养产业将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创造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推动行业与国际接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坚实力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